03-1-06

訂定藏書約
──祈承㸁澹生堂(1563年 – 1628年)


 

  祁承㸁(1563 – 1628),字爾光,號夷度、曠翁,晚號密士老人,明代浙江山陰﹝今紹興﹞人。萬曆三十二年(1604年)進士,官至江西布政使司右參政。

 

  祁承㸁自少即癡心於書,每赴省試,必定覓書於深巷冷攤。服官後,於南京諸地購置、交易,多有收穫。萬曆四十一年(1613年),築澹生堂藏書樓於家鄉柯橋梅里宅院,日夜校勘抄錄,沉酣於典籍之中。祁氏的藏書,一部分是省吃儉用,用薪俸省下來買的;一方面則有相當大的部分是從其他藏書家傳抄而來的。最富之時,貯書達九千多種、十萬餘卷。

 

  祁氏每到一處,即設法從著名藏書家借書來抄。尤其他在河南任官時,著名的藏書家朱睦㮮的「萬卷堂」就在開封,因而常到「萬卷堂」抄書。祁氏抄書時,態度嚴謹,紙墨潔淨,字跡端正,所用的紙墨都是上等的,因此,其藏書樓「澹生堂」所藏抄本,有不少是校勘精細的秘笈。

 

  經過多年的搜購、抄錄,他把家藏編成《滄生堂藏書目》,同時,祁氏認為傳給子孫最寶貴的遺產,不是錢財,而是圖書。為了讓子孫能繼續增益圖書,特地寫下了著名的《海生堂藏書約》,告示子孫藏書之道。《海生堂藏書約》共分四個部分,一是〈讀書訓〉,蒐集歷代學者讀書的方法、態度,以告誡子孫;二是〈聚書訓〉告誡子孫聚書之利,遠大於聚財之利的道理;三是〈購書訓〉,告訴子孫購書的原則是「眼界欲寬,精神欲注,而心思欲巧。」四是〈鑒書訓〉,告訴子孫對藏書要能辨真偽,竅名實,權緩急而別品類。

 

  祁氏的藏書不以宋元刊本為貴,而重視實用,所以他的藏書中以史籍方志最多。他認為「學不過令,安用博古」,「凡涉國朝典故者,不特小史宜收,即有街談巷議,亦當盡採。」此外,祁氏藏書中有不少小說、戲曲,如《古今雜劇》、《名家雜劇》等,這種重視歷史、小說、戲曲的藏書風格,在近代藏書家中可為獨樹一格。
祁承㸁所編《澹生堂藏書目》及《澹生堂藏書約》,對圖書目錄分類和私人藏書建設,頗有理論創見。其子祁彪佳,字幼文,能傳承父業,保護家藏並守護有道。直至清兵南下,「澹生堂」藏書終因戰亂而散落他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