鑑別真偽


 

  首先,在鑑別真偽之前,必須先了解古書的偽訛現象,書籍出現缺漏或錯誤的原因可分為自然和人為兩種。嚴格而論,若是自然因素所導致的內容錯誤,這類古書並不能算是偽書,例如:在紙張發明前文人使用竹簡做成的書籍,在經過長久的時間下,連接各簡次的絲繩容易發生斷裂,如此一來簡次順序錯亂,篇章文字便會顛倒錯漏,此即「錯簡」現象;書籍如未妥善保存,若是不幸遇上戰亂或遭受蟲蛀,文章也會出現殘缺,此即「殘損」現象。

人為因素方面,可以歸納出以下幾種:

 

• 誤抄者
古書的流傳多仰賴翻刻或手抄,往往因為校對不全而產生錯訛,這種因誤抄而導致的訛誤現象極為普遍,若能透過善本來核對原文,便可一舉辨別真偽。

 

• 雜入者
因雜入而生偽訛者,有以下四種情形:
(1) 片斷性文字雜入原文者。古人閱讀時,常在原文空白處或末尾順手寫下讀後感、注釋或說明性文字,後人在翻刻或抄書時未能查究,將之雜入到正文當中,形成「衍文」。
(2) 第二,整篇文章雜入到文集之中者。古代文集之編定多由後人所作,由於未經作者審定,很容易將相近的他人之作誤編進去。
(3) 第三,有些先秦古籍中的篇章常常相互重複,這是因為在先秦時代,他們將文章看作「公器」,因此作者多不署名,這就使得後人難辨真偽,出現同一篇章既編入此書也編入彼書的現象。
(4) 第四,文集中凡冠以「外」、「雜」、「遺」之名者,偽文雜入也多。有些文集初定稿時,所收篇章較純粹,真實性也高;後人再編時,又發現其他文稿,由於時代久遠,難辨真偽,僅靠推斷的方式,便以「外傳」、「外篇」、「外集」、「雜篇」或「遺文」的名義將之收錄其中。因此,遇到文集中有「外」、「雜」、「遺」等字者,必須格外留意。

 

• 盜襲者
有的僅盜襲他人文章的片斷語句,有的則是整篇整段的抄襲。另外,有些偽書雖然不是照抄他書,但資料是集眾書原型而成,比如《孔子家語》原文早已亡佚,今本《孔子家語》是後人偽作。

 

• 竄改者
係指竄改原書文句語詞而成的偽誤,這類現象在古籍中也很常見,其中最具代表性者,為清代官修《四庫全書》版本所收錄之各類古籍。清朝帝王為了維護其政權上的正統地位,在編纂《四庫全書》時即明令要「別黑白而定一尊」,對收入的古書進行大量竄改,用以服膺當時的律條。

 

• 附會者
所謂附會,係指古代書文中僅簡要記載了某人某事,後人卻捕風捉影,借該事無端引申或生發其他事件出來,屬於穿鑿附會的編造之偽。

 

• 假托者
假托者也有附會的因素,但兩者又有所不同。附會者只是藉題發揮,假托者則是將自作或原作謊稱為他人他時之作。這一類偽書以托古者為多,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托以古代著名人物(包括神話和傳說中的人物),大致可分為三種情況:假托名人者、假托祖師者以及假托聖人者。究其目的,不過是用以哄抬該作之地位罷了。

000000004

其次,就作偽手段來說,有下列幾種方式:

 

• 染紙充宋本
這種方法是將新書染色,以顯出陳舊狀。這種作偽方式比較容易辨別,因為這類染色紙與真正的古紙色澤相比較不自然,同時能嗅出染料的味道;此外,書的字體也與真正的宋元本有所區別。

 

• 古紙新印
用古紙以新書版刷印,這種作偽方式較難分辨,一般是從墨色吃入紙張的程度加以判斷。

 

• 抽撤挖改序跋、牌記、目錄卷次和部分內容
作偽者拆掉序跋以充舊本,若有牌記或目錄卷次也一併拆掉,以便不露出翻本的痕跡。辨別這類偽本時,必須細查這些部位是否有挖掉的痕跡,有否挖補黏貼。
如國家圖書館所藏明王延圖片覆刻宋本《史記》王氏題記每被剜除,以充宋刻,清代藏書家書目中所謂宋版史記,不乏王刻本。

2-1-4-1s

《史記》,明嘉靖丁亥震澤王延喆覆宋刊本。(現藏者:國家圖書館,書號01304,索書號201.1 01304)

• 偽造藏書印鑑和名家題跋
這種做法是鈐假章,但假章屬偽刻,字體呆板,容易辨別。另有一種作法,是將該藏書家的真印鑑鈐到假書上,判別之法在於從所鈐印章的印泥色澤找出破綻,因為新鈐章印泥難吃進紙張深處,一摸便會有痕跡留在手上,可依此辨其真偽。
如國家圖書館所藏司禮監刊本《四書集註》,序文被抽去,而於孟子集註卷十四末鈔錄陳鱣跋一篇,稱此書為宋本,跋文所敘版式,行款等皆與此本不同。

2-1-4-2s

《四書集註》,明正統十二年司禮監刊本。(現藏者:國家圖書館,書號00790,索書號108.8 0079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