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-1-18

晚清北方第一藏書樓
──楊氏海源閣(1787年 – 1856年)


 

  海源閣的第一代藏主為楊以增,字至堂,號東樵。山東聊城人,生於乾隆五十年(1785年),卒於咸豐六年(1856年)。楊以增一生熱愛藏書,早在讀書時即秉承父業立志藏書。步入仕途後,多次易地任職,廣交文士,接觸和收集許多珍本古籍,道光十八年(1838年)為父守喪,開始興建藏書樓;並於1840年(道光二十年)時得到文學家梅曾亮、包世臣的協助,取《學記》中「先河後海」語,為藏書樓取名「海源閣」。

 

  楊以增利用居外為官之便,輾轉於吳越間,將當地數百年保存的重要文獻幾乎盡數收集起來,以船沿運河運至聊城;並且通過各種關係和不同管道,不惜鉅資購得不少私人珍貴藏書。咸豐年間,適逢太平天國之亂,江浙藏書家多不能自守,當時他正在江蘇清江浦任職,趁機購得蘇州著名藏書家黃丕烈的大部藏書,為海源閣藏書奠定了初步基礎。之後輾轉購得鮑氏知不足齋、秦氏石研齋、惠氏紅豆山莊、方氏碧琳琅館藏書以及江都汪容甫、海寧陳仲魚、陽湖孫淵如、大興朱竹君等海內名家的部分藏書,並另闢書室曰「宋存書室」,藏天水舊籍,以元本、校本、影宋抄本附之。後又得宋本《毛詩》、《三禮》、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、《後漢書》、《三國志》等,命其室曰:「四經四史之齋」,海源閣的藏書遂日漸宏富起來。

 

  楊以增在收購書籍時,特別注重鑒別書籍的真偽和收藏價值,大抵通過梅曾亮、高均儒、吳熙載等文人及鑒賞家的鑒別,故楊所收購珍藏的圖書都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。此外,楊氏透過掌管河道之便,將購得的大批藏書以糧船運至魯,改變了歷來藏書以江南為中心的格局,山東聊城楊氏海源閣因此而成為晚清北方第一藏書樓,與當時的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並峙,時稱「南瞿北楊」。